標籤
語言
Tsâi-pò Tsí-phiau Ín-lōo 財報指標引路,海報購買連結(全家店到店):
https://famishop.fami.life/id/bo/products/21325
語言如何誕生和進化?
- 版本:2024-10,初版
- 作者:今井睦美(Mutsumi Imai),秋田喜美(Kimi Akita)
- 書籍購買連結:讀冊生活,讀書共和國,KOBO 電子書
- 內容
- 從「擬聲詞」來探討語言學的大哉問:語言的本質是什麼?
- p. 278-279
- 語言是多模態(multimodal)的存在
- 人類會感受到詞語與身體的連結
- 語言是身體化的,同時也是任意和抽象的
- 語言具有多樣性的同時又包含普遍性的一面
符號接地問題 Symbol Grounding Problem
- Stevan Harnad:「symbol merry-go-round」
- 「知道」是否一定需要親身經驗? 例如:「知道」哈蜜瓜
- 學習 Learning vs. 習得 Acquisition
推論
- 演繹(Deductive Reasoning) ① 這個袋子裡的豆子的是白色的(規則) ② 這些豆子是這個袋子裡的豆子(事例) ③ 因此,這些豆子是白色的(結果)
- 歸納(Inductive Reasoning) ① 這些豆子是這個袋子裡的豆子(事例) ② 這些豆子是白色的(結果) ③ 因此,這個袋子裡的豆子都是白色的(從觀察中導出的概括性規則)
- 回溯推論(Abduction) ① 這個袋子裡的豆子的是白色的(規則) ② 這些豆子是白色的(結果) ③ 因此,這些豆子是從這個袋子裡取出的豆子(導出結果的來源)
- 對稱性推論(Symmetry Inference)
擬聲詞 Onomatopoeia
- 日語
- 擬音語:表現自然界或事物的聲音
- 擬態語:表現動作或狀態的詞語
- 擬情語
- 擬容語
- Ideophone:表示狀態與聲音的詞
- Mark Dingemanse:「能夠描繪感覺形象,具獨特形式,可造出新詞的詞彙」
「圖像性」的表現
- 圖像 Icon
- 顏文字 Emoji
日語的擬聲詞
- 日語擬聲詞代表性辭典,收錄的 1,620 個詞語,有 35% 為重複形式(例如:ドキドキ)
- 清音與濁音的對立:大小、重量、力量、粗細;g、d、z 也常常伴隨負面意涵
- 滾動 ゴロゴロ,比 コロコロ 更大更重的感覺
- 哥吉拉 ゴジラ
- 神奇寶貝的名稱變化: 小恐龍 ヒトカゲ → 火恐龍リザード
- 日語特有的歷史產物:ハ ha、バ ba、パ pa 的對立。フ fu、ブ bu、プ pu 的對立
「體感」與語言發音的研究
- 發音的嘴型大小,與文字意義的大小相連
- 母音 a 的嘴型較大:large(英)、grand(法)、nagy(匈)
- 母音 i 的嘴型較小:teeny(英)、petit(法)、kicsi(匈)
- Edward Sapir 於 1929 年做的語言實驗:mal vs. mil
- 阻塞音與響音的吐氣壓力差別,給人的感覺不同
- 阻塞音 Obstruent: p、t、k、b、d、g 等
- 響音 Sonorant: m、n、r、l、w 等
- Bouba/Kiki effect
- Wolfgang Köhler 於 1929 年做的語言實驗:maluma vs. takete
Hockett's design features
人類語言不同於動物的特徵
- 溝通功能 Specialization:以溝通為目的
- 意思性 Semanticity:特定聲音與符號與特定意義連結
- 超越性 Displacement:人類除了談論當下,還可以談論過去、未來、不在場、甚至不存在的事物
- 繼承性 Traditional transmission:特定的傳統和文化被教導與習得
- 習得可能性 Learnability:學習第二語言、第三語言、不同的肢體語言
- 生產性 Productivity:創造新的說話內容,有無限大的可能性
- 經濟性
- 離散性 Discreteness:以色彩為例,在感知上是連續的、有漸層的,但在語言上,是以「紅」、「黃」、「綠」的離散方式區別
- 任意性 Arbitrariness:語言形式和意思之間的關係缺乏必然性,例如:每個語言的動物叫聲
- 雙重性 Duality of patterning:個別的字母與聲音並無特定意義,組合成單字後才有意義
兒童與擬聲詞
- 擬聲詞是感覺的
- 擬聲詞易於理解
- 擬聲詞以換喻(metonymy)的方式來表現整個場景
- 擬聲詞以聲音的強弱、速度、節奏等方式來表達
- 擬聲詞讓兒童發現聲音的特徵、排列方式等
- 兒童聽到「聲音」,對應到視覺訊息,從而理解該「聲音」指的是什麼,意識到「語言具有意義」
- 在「要素過多」的情況下,兒童可透過擬聲詞,擷取出部分訊息
其他參考資料與延伸閱讀
《輕鬆語言學》日本兒童錯誤賞
- 《ゆる言語学ラジオ》ミステイクアワード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playlist?list=PL911pe0HjN9j7Dr932m9W6t_gkg53IzfJ
Hepburn romanization
Tsâi-pò Tsí-phiau Ín-lōo 財報指標引路,海報購買連結(全家店到店):
https://famishop.fami.life/id/bo/products/2132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