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頁目錄
說明
我依據兩家公司提供的財務報表、營業報告書、新聞稿、以及提供給金管會的資料,整理與心得如下。
比較表格 - 一卡通與悠遊卡的公開資訊
業務與財務報表 | 項目名稱 | 一卡通 | 悠遊卡 |
電子票證
(2020) | 2020 年度票卡發行量 | 3,706,024 張 | 9,150,000 張 |
票卡累積發行量 | 2008 年開始,2020 年官方數據 29,283,581 張 | 2002 年開始,2020 年無官方數據,應已突破 100,000,000 張 | |
使用範圍:
交通運輸、公共服務 | 與悠遊卡大致相同 | 與一卡通大致相同 | |
使用範圍:
餐飲、商圈 | 略少於悠遊卡,並有地域差異 | 略多於一卡通,並有地域差異 | |
流通卡數
當月消費卡數
當用消費金額
儲值總餘額
(2021-01) | 25,865,464 張
1,964,351 張
641,127 千元
1,615,236 千元 | 85,953,030 張
9,627,191 張
4,921,958 千元
8,041,908 千元 | |
電子支付
(2020) | LINE Pay Money | Easy Wallet 悠遊付 | |
代理收付實質交易
收受儲值
帳戶間款項移轉 | 142.8 億元
368 億元
102.8 億元 | - | |
財務報表
(2020) | 綜合損益表 | 營業收入:
403,163 千元 | 營業收入:
1,490,736 千元 |
營業成本:
506,907 千元 | 營業成本:
676,356 千元 | ||
營業費用:
191,404 千元 | 營業費用:
735,541 千元 | ||
本期淨損:
261,578 千元
(稅前?) | 本期淨利:
117,335 千元 | ||
資產負債表 | 資產:
4,179,769 千元
負債:
3,529,720 千元
權益:
650,049 千元 | 資產:
11,406,321 千元
負債:
10,380,054 千元
權益:
1,026,267 千元 | |
現金流量表 | 營業活動之現金流入:
808,188 千元
投資活動之現金流出:
761,723 千元
籌資活動之現金流出:
13,043 千元 | 營業活動之現金流入:
570,924 千元
投資活動之現金流出:
706,708 千元
籌資活動之現金流出:
154,570 千元 | |
期初現金:
59,869 千元
期末現金:
93,291 千元 | 期初現金及約當現金:
560,720 千元
期末現金及約當現金:
270,366 千元 |
心得
儘管兩家公司提供的財務報表資訊都不多、未提供完整附註,但搭配歷年的財報,還是可稍微看到一些跡象。
《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》2021-07-01 新法上路
電子票證是舊東西,電子支付是新東西,由於科技發展,兩者的界線逐漸模糊,因此政府重新修法、試圖將兩個新舊東西合在一起管理。
悠遊卡在電子票證上,不管是發卡數或營業額,都遠超過其他同業的總和。
2020 年營業報告書比較
一卡通的營業報告書,內容很基本,數據的標準連貫,也沒廢話。
結構如下:
- 電子票證
- 營運狀況
- 小額消費通路擴展
- 交通、政府規費、觀光、醫療通路擴展
- 聯名信用卡發行
- 記名票卡發行
- 電子支付
- 營運狀況
- 合作銀行串接情況
- 使用場域開發情況
- 跨境支付服務
- 財務收支
- 來年事業計畫
悠遊卡的營業報告書就很不妙,滿滿陳舊氣味,如下:
- 2020 年營運績效指標達成概況
- 2020 年重點工作報告
- 疫情影響之因應
- 交通
- 消費
- 觀光客
- 卡付通路拓展策略
- 擴大悠遊卡在交通、消費及生活等各層面的使用
- 交通
- 連鎖通路
- 商圈微店
- 市政規費
- 悠遊付通路拓展策略
- 交通
- 深入過去困難佈點場域
- 突破悠遊卡消費限制的場域
- 導入年輕學生族群,悠遊付進入大學
- 新服務平台成效-悠遊付
- Samsung 悠遊卡
- 邁入跨境領域
- 振興三倍券成效
- 智能客服建構
- 電票電支系統健檢改善與監控管理機制整合
- 財務收支情形
- 來年營業目標
為什麼我覺得悠遊卡的營業報告書滿滿陳舊氣味?
1. 先射箭再畫靶的營業目標
- 若不熟悉中華民國官方(或半官方、財團法人),初次看到這種達成率很高的表格,會誤以為他們績效很好;看到這麼明確的來年營業目標,會誤以為他們很講求數據。 其實, 這些績效指標(KPI)是以「不管怎樣明年一定會達成」的前提來設定的,所以 KPI 其實躺著就會完成,大部分都不用努力就會有 100% 達成率。 真正重要的業務、難以完成的目標,一開始就不會記錄在文件裡。
這種 KPI 很漂亮但與現實脫勾的現象,在中華民國並不少見;我之前介紹的兒福聯盟,他們的工作實施效益就有類似現象。
2. 混亂的編排與作文比賽
- 報告書的段落編號有錯;我想這是因為內容混亂,因而造成打字小錯誤並難以察覺
- 整體沒有清晰的結構與安排
- 相似業務的數據看不出對應關係、標準不一致,相異業務的內容比重也失衡
- 例如,提及「卡付」後,接著是「悠遊卡」、「悠遊付」,接著重複提及「悠遊付」,然後又轉回「Samsung 悠遊卡」
- 無意義修辭
- 「相對提升民眾便利性」、「使一卡一付能同步並進」
- 「積極深入」、「積極拓展」、「重點規劃」
- 「可收可付的電子錢包」、「隨嗶即付的支付魅力」
- 拿來就用的術語贅詞
- 「先鋒使用者」
- 「微店」
- 「線下線上」
- 「智能」
- 「校園樣態」
3. 近四年的財務報表及其趨勢
一卡通比較像一般公司
一卡通公司的股權結構,泛民股約為泛公股的兩倍,最大股東是 LINE 公司,持股超過 29%。
一卡通積極拓展業務
2018 年,現金流量表的投資活動現金流出是前一年的 3.3 倍。
2019 年,綜合損益表的營業成本是前一年的 1.8 倍,現金流量表的營業活動現金流入是前一年的 1.5 倍。
我們看不到財報附註,也不知道地方政府與公司如何分配捷運興建、營運成本,攤提折舊、銀行利率等細節,以僅有的公開資料來看,一卡通即使投資了電子支付的業務,其營業費用仍遠低於悠遊卡,營業成本也略低於悠遊卡。
悠遊卡每年皆有淨利
依據現金流量表,悠遊卡的現金,遠遠多於一卡通。
悠遊卡每年也發放不少現金股利給股東。
但奇怪的是,
2019 的報告裡,2019 的現金流量表餘額是 1,921,659 千元;
2020 的報告裡,2019 的現金流量表餘額驟減為 560,520 千元,為原本的 0.3 倍。
我們看不到完整的財務報表,因此無法得知這項會計調整是怎麼回事;或許新聞或市議會裡曾經說明過?
壟斷事業、自由競爭,政府補助、資本投資
如果資訊更充足更透明,股東與代議士與民眾具備更完整的財報知識,即使捷運這種具有壟斷性質的事業,也是能夠提供值高價廉的服務、變成更有效率的公司。